香菇的种植方法

香菇的种植方法

香菇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真菌。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在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方面具有明显的治疗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香菇的好处就不一一细说了,但是种植香菇的技巧你知道多少呢?

1、修炼方法?

香菇一般产于荫棚或果林等阴凉处,因为香菇生产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季节性强。西南地区一般8-9月制筒,12月左右出菇。制管时间过早容易滋生细菌,在高温高湿天气下产量会降低。时间过晚会影响色泽变化,缩短出菇时间。

1、基材的准备?

香菇的基料配方:一般用500公斤过筛的硬木阔叶木屑,麦麸100公斤左右,玉米粉12公斤,过磷酸钙12公斤,尿素2公斤,石灰粉6公斤,12石膏粉1公斤,蔗糖6公斤,食用菌立体营养精华半袋。

2、基材的处理?

这里使用的木片一般不与松、杉、柏等含有芳香物质的木材混用。原料应尽量新鲜、干燥、无霉变、颗粒均匀。尤其要注意玉米芯、麦麸等容易霉变的原料。加水要根据原料的干湿情况采用相应的加水方法和速度。加水后的混料尽量采用机械操作,使基料尽可能均匀。混合后的基材堆放12小时以上,使原料进一步吸水软化。装袋前再次搅拌,并测定水分含量和PH值。一般水分保持在60%左右,PH值在6.5-7.5之间。

3、装袋杀菌?

事实上,大多数蘑菇都是用两端开口的塑料管袋栽培的。套袋可在机械或人工混合的基础上进行,采用套袋机进行套袋作业。如果规模不大,用人工装袋比较经济。机器装袋比传统的人工装袋更快、更高效。而且松紧度适中。

套袋基本要求: 套袋前检查塑料袋是否漏气,确保袋子完好无破损、无破洞、裂纹等,套袋应严密平整。装袋时注意不要让木屑扎破塑料袋。装好袋子后,在扎口前先将袋子内壁清洗干净,以免基材粘在上面。绑口的时候一定要绑紧,不能漏气。

灭菌处理:装有基材的袋子必须立即灭菌,杀灭基材中的微生物,才能进行后续工序。主要采用“湿热灭菌法”中的常压灭菌。灭菌过程中应注意料袋的堆放。一般应排成“#”字形,这样蒸汽渗透均匀,杀菌不易出现死角。批量生产时,可叠放2000多袋灭菌袋,灭菌袋内部必须呈“镂空状”,四周最多排5排,形成一个方形镂空2-4袋在中间。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蒸汽,开始升温时,火要大一点,大一点。锅内温度达到95℃最好不要超过3小时。达到95℃时,可稍微控制火候,保温20小时左右,杀菌基本结束。

4、香菇型煤栽培管理

4.1 香菇型块栽培技术要领: 将接种好的香菇袋运至接种室,装入袋中,每层喷0.2%多菌灵一次;消毒40分钟。菌袋培养期间可在室内(温室)或阴凉处培养菌种。细菌生长的地方应清洁、无污染源、干燥、通风、阴凉。装袋前要消毒、杀虫、在地上撒石灰,以将细菌散发出去。当菇袋内壁周围的菌丝膨胀时,出现皱纹和凸起的结节,逐渐增多。当接种孔周围略呈褐色时,表明菌丝体生理成熟,可以进入菇场变色出菇。

4.2变色管理: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进入生理成熟期。在一定条件下,表面白色菌丝逐渐变成一层褐色菌膜,称为菌丝变色。变色出菇深度和菌膜厚薄直接影响出菇原基的发生和发育,对出菇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关系,是出菇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4.3出菇管理:气温在20℃以上时,香菇菌丝长成袋状需1个半月左右。待菌丝充满料块后,可适当揭膜,增加料块内的氧气和温度。菌丝成熟后,即可出菇。这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

4.4 采收及后期管理: 当菇盖直径达到4-6厘米,盖下内菌膜刚破时,即可采收。当内层菌膜完全破损时,应及时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采收一株鲜菇后,可在菇袋上喷洒营养水,然后继续在菇块上盖上薄膜。温度保持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60%。培养5~7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待新菌丝萌发。

2、病虫害杂菌综合防治

香菇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 、优质菌种,提高菌种抗杂菌能力,规范各项操作规程,避免接种时污染,加强菌种检验,及时清理污染菌袋。

香菇的虫害也是影响香菇生产的重要因素。有许多丝虫的成虫或幼虫喜欢吃香菇。

1、环境防治:保持棚内及周边环境整洁。菇棚或产区应尽量远离养殖场、垃圾场等环境较差的地方,避免病虫害传播。

2、生产过程中的防治:原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曝晒、发酵等处理措施。混合配料时,注意使用干净的水源。制作木耳袋时,要将袋口收紧,并彻底消毒。

以上就是香菇的种植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惠农学校和更多相关农业技术知识,持续关注惠农学院,为您解答种植或养殖过程中的疑问。

版权提醒:本站平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平台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