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站编辑介绍,这种鸢尾花美丽,药用价值高。日常生活中可在池边露地或水中栽培。你知道它的栽培方法吗?不知道的就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来看看黄菖蒲提高成活率的栽培方法吧!
黄菖蒲,又名黄鸢尾,为多年生吸湿性或挺水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根茎短粗。叶片致密,基生,绿色,剑形,长60–100厘米,有明显的中棱和横向网状脉。花茎略高于叶,上部竖瓣长椭圆形,基部近等宽,有褐色斑纹或无,旗瓣淡黄色,花径8厘米。胶囊很长,里面有很多种子。种子是棕色的,有棱角。开花期为五月至六月。适应性强,喜光、半荫、耐旱、耐湿,可生长在沙壤土和粘土中,喜水、喜湿,常生于近水或浅水处。生长最适温度为15–30℃,温度下降到10℃以下停止生长。地上部分冬季枯死,根茎在地下越冬,极耐寒。适应性广,可在池边露地栽培,也可水中栽培,观赏效果很好。原产于欧洲。我国各地引种栽培,喜生于河湖沿岸的湿地或沼泽地。鸢尾的叶子碧绿如剑,花朵艳丽而硕大。他们就像飞燕一样,飞舞着。他们非常漂亮,充满了兴趣。可将它们放置在花园中池边和河流的潮湿地方或浅水区,在那里您可以看到叶子和花朵。 ,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湿生植物。
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剑叶的生长超过了特定的应用高度,往往会出现倒伏现象。从园林建设和养护管理的角度来说,要通过适当的措施适当矮化它,防止它倒伏。
菖蒲栽培基质配方:选用优选的优化栽培基质,各材料体积比为:壤土60%:煤渣30%:陶粒10%;当菖蒲生长进入壮苗期时,进行湿培,让其生长在水深5-8cm的浅水环境中;进入生长后期喷多效唑类溶液,多效唑 (PP333)(化学名称:(2RS,3RS)-1-(4-chlorophenyl)-4,4-dimethyl-2-(1H-1,2,4-triazole-1 – Base) Pent- 3-ol),每10天喷一次,共喷3次,多效唑溶液体积比浓度为500-800mg/L,每株50ml。
经对比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喷洒体积比浓度为300mg/L多效唑溶液的鸢尾矮化效果不显着。与对照组相比,喷施体积比500mg/L和800mg/L多效唑溶液的鸢尾生长势更短,生长更旺盛,倒伏现象明显减少,分蘖增加,花色更艳丽。与对照组相比,喷施体积比浓度为1000mg/L和1500mg/L多效唑溶液的黄菖蒲药害明显,株高仅为对照组的50%-60%,矮化很明显。它也很小,甚至不能开花,严重影响了它的观赏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在菖蒲进入大苗期后喷施体积比浓度为500-800mg/L的多效唑溶液,可以促进其健壮生长,防止倒伏,有效提高其观赏价值。选择最佳栽培基质体积百分比(60%壤土:30%煤渣:10%陶粒,大苗期后在5-8cm深的水域环境中适当培养,出苗后按体积比浓度500-800mg喷施进入大苗期/L的多效唑溶液,是我们优化技术的核心内容。显着促进鸢尾黄菖蒲的健壮生长,有效减少倒伏的发生,提高其观赏价值。
黄鸢尾的栽培方法简单,而且很容易成活,观赏价值也很高,所以以上黄鸢尾的栽培方法提高了成活率!快来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