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部分地区的市场上出现了一波储存生活必需品的买买买行动,一时间把米、面、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都给买高了,据各方面媒体报道,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类情况:
一是大量购买,据有的媒体报道,有的居民甚至购买了100、200斤的米面,2、3桶豆油,还有一些如蔬菜、盐、卫生纸等物品,足够吃上2、3个月的了,这部分群体多为老年人。下面是某地网友晒出的储备货品:
二是适量储备,这种类型的居民消费比较理性,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数量,只是比平时略多一些,比如平时1次只买够3天-1周的粮油菜等物品,现在可能会一次购买1-2周的物品,比平时加了一倍,这部分群体多为老年人。
三是无动于衷,就是原来购买生活物资的节奏没有变化,没有因为某些官方提示消息而增加生活必需品的采购量,这部分群众多为年轻人。
从最近几天的情况来看,各地超市“抢购潮”已经淡去,可是市场上猪肉、米面、蔬菜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个别品种还在上涨,下面来看看相关情况:
01、从官方统计看,多数还在上涨,11月10日,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虽然比昨天下降0
02、从各地反映情况看,猪肉价格持震荡上涨,目前各地猪肉主流价已经涨到12-15元/斤之间,个别地区或部分大城市已经达到了17、18元一斤。
还有就是米面价格,最近一周左右时间,大米价格每斤上涨0
03、蔬菜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仍然偏高,10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6
按理说,目前各地抢购潮已经平逐渐平静下来,那为什么猪肉、米面、蔬菜价格还居高不下、甚至上涨呢?分析来看,另外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细心的人会发现,最近一段时间,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已经从前期的5
二、运输费用上涨因素。一方面柴油涨价,零号油已经超过7元/升,因油料涨价导致运费上涨15-20%左右,再加上近期疫情因素,华北、东北地区普降大雪等,导致运输难度大,部分地区受阻,导致菜价及一些水果价格上涨。
三、市场氛围因素。虽然现在各地抢购风已经过去,但是仍然有一些前期没有采购的居民,在补充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对市场构成推动。
各位朋友,可以说目前囤货风已经过去,为何猪肉、蔬菜、米面还在涨?你那里啥情况?欢迎分享,供大家参考。(文/三农广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