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久合,久合。似乎古老的历史总会重演。不不不,准确的说,历史不会重演,但应该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其盛也轰轰烈烈,其亡也猝不及防”,这是古代王朝千百年来无法摆脱的怪圈。这种宿命的王朝法则让人不禁要问,是什么在主宰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
翻开史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历史上很多事情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权力金字塔
历代皇帝面对的是整个庞大的帝国,皇帝不可能一个人维持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他需要帮助。是谁呀?全世界的官僚。只有依靠官僚,给他们权力、地位和待遇,皇帝才愿意帮皇帝管理天下。这样就形成了古代王朝的权力金字塔,皇帝在顶端,金字塔中间是各级各部门的官僚,底层是老百姓。
这些被皇帝授予官职、爵位、俸禄的各级官员走马上任。但是他们真的能执行皇帝的命令而不倒下吗?不一定。皇帝虽然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但他不一定能认识所有的官员,而且离金字塔顶端越远,皇帝能得到的信息就越少。
清朝末年,雷蒙《南亭笔记》记载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据说光绪皇帝喜欢吃鸡蛋,一天要吃四个鸡蛋。光绪有一次请他的老师翁同龢吃鸡蛋,说:“鸡蛋很好吃,但是这个东西这么贵。翁老爷,你买得起吗?”
光绪皇帝
翁同龢知道事情有猫腻,知道内务府的人冒领了,但又不能直接说,只好推脱,说:“我偶尔回皇上家或者遇到祭祀大典的时候用用。否则,我不敢。”
四个蛋在光绪年间不过十二三个铜钱。厨房里的狮子开口要了整整三十四两银子。
皇帝身边的官员“违抗圣旨”的情况并不少见。更何况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所以官员腐败、中饱私囊、压榨百姓、村里捞油水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们的生活好坏一目了然,更何况,如果遇到一些缺德的统治者,人们的生活会更加艰难。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总是希望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贤明的官员,清廉的官员,清廉的官员。
这些官员除了欺压百姓之外,还为了保护自己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利益而结成党派集团,从而形成不同的派别,即古代的党争。如唐代党的斗争、宋代新旧党的斗争、明代闫党与文官集团的斗争等。比如外敌入侵,形成主和派和主战派。
不管朝廷形成什么样的党争,皇帝都乐见其成。大臣分裂成两派,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要皇帝再聪明,就要让两派保持平衡,不让一派做大。如果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一批势力变大,拥有实权,没有约束,没有约束,没有制衡,然后皇帝就会被架空,甚至被斩首。只有两派保持平衡,互相牵制。皇帝的绝对权威和统治得以巩固。
康熙年间,大臣索额图与明珠发生争执,导致索党和明党的形成。但是两个人一起参加争取独立和皇帝家事的时候,康熙看不下去。他可以容忍他们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却不能容忍他们撼动国家首都。
康熙皇帝
于是康熙准备拿珠儿开刀,并暗中指示一个建议,弹劾珠儿贪污。至于珀尔的贪污罪,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明党很有潜力,直接弹劾明珠谋取私利,会牵连到明党的所有官员。为了保护自己,
康熙二十七年,明珠被捕入狱,罪名是贪污受贿。等待他的将是他的斩首,他的家庭将被摧毁。珍珠也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想到了一个冒险的举动。他让一个叫锁党的官员告自己谋反,锁党实际上是党。
结果康熙没有杀明珠,而是放了他。他只是被免去了明珠的大学士的职务,不久就被任命为内政大臣,仍然和他呆在一起,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二十年,直到去世。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珍珠的伎俩就是把整个明党拖下水。因为谋反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必然会牵扯到明党的其他人。
如此一来,寡不敌众的明党,要想保住自己,必须竭尽全力保住明珠。这不是明珠一个人面对康熙,而是整个明党面对皇帝。
如果康熙帝真的把明党连根拔起,必然会造成索党一党独大的局面。皇帝控制不了局面,这是康熙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必须保住明珠,保住明党和索党的势力平衡。
《水浒传》经典小说就是控制不了局面,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梁山形成了宋江派和晁盖派,宋江逐渐抬高晁盖天王的权力,最后用一句“吾兄乃山寨之主,不可轻举妄动”取而代之。
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是康熙。不时会出现一些有权势的官员,如王莽、曹操、隋文帝、赵匡胤等。他们扩大化的结果,就是杀了皇帝,自己当皇帝,改朝换代。曹丕篡汉,后来司马家兴盛,于是效仿,晋代魏。多么相似的历史!隋文帝
也有皇帝杀了有权有势的大臣,自己掌管。
握最高权力,君临天下。比如汉桓帝把梁冀杀了,自己掌握实权;北周宇文邕把宇文护给办了,然后自己亲政;康熙把鳌拜给办了,而后自己亲政。
历史总是很奇怪,历史上上演的事还会重演。隋文帝杨坚从北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得了江山,创立隋朝;而宋太祖赵匡胤从后周那孤儿寡母手中夺得了江山,创立了宋朝。奇怪的是,被抢夺江山的这两个朝代的国号都是“周”,被取代前都是可怜的孤儿寡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五百年春秋战国乱世一统六国,天下归一,标志天下由分裂走向统一。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三国正式形成,标志天下由统一走向分裂。魏晋南北朝大乱世开启。
秦始皇
汉太祖刘邦从秦王子婴手中灭了秦,王莽从孺子婴手中灭了西汉。隋文帝杨坚从北周静帝宇文阐手中篡位,夺了宇文家的天下。而宇文化及杀死杨广,算是报了仇。
唐高祖李渊从隋恭帝杨侑手中篡位,夺了杨家的皇位。而后唐玄宗因为杨贵妃殆政,爆发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一蹶不振。
朱温夺了李唐的江山,而后李自成夺了朱明的江山。宋朝从孤儿寡母手中得到天下,元朝攻灭南宋的也是孤儿寡母。
清朝入关的时候是一个摄政王加孤儿寡母,清朝灭亡的时候也是一个摄政王加孤儿寡母。
元朝的宫殿有叫大明殿的,结果元朝被明朝所灭。明朝的宫殿叫乾清宫的,结果清朝灭了南明。公元1644年,李自成国号大顺,张献忠年号大顺,而清帝福临的年号顺治。
秦汉以后,一个较为长久的朝代的寿命一般都是两百年左右。比如西汉215年、东汉195年、东晋103年、唐朝289年、北宋167、南宋152、元朝98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这些王朝的寿命大多相似却为何没有超过三百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没人能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历史进程冥冥之中好像被某种东西控制,但是具体是谁?不知道。一般说来,一个朝代的皇帝可以分为三类:创业皇帝,守成皇帝和亡国皇帝。创业皇帝们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从死人堆里创建了新王朝。都知道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的道理,也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一般都是艰苦奋斗,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励精图治。
当新朝的统治基础得到巩固,王朝得到稳定。守成皇帝们开始登场了,他们有祖宗打下的江山,他们的路被人铺好。就开始躺在先帝开创的繁荣基业上面睡大觉,骄傲自满。整个王朝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陈胜起义
最后亡国皇帝最后亮相,荒淫无度,实施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蜂起,大好河山被断送。于是另一个王朝建立,然后重复这种事情。
且不说改朝换代这些很大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重演,就是不同朝代中都会有一些相同的现象。各朝各代中,皇帝们除了开国皇帝大多深居宫中“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经常围绕在皇帝们身边的要么是后宫佳丽,要么是宦官太监。他们是皇帝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由于妃子和太监能够接触掌握最高权力的皇帝,于是外戚和宦官代表的政治势力就出现了。
因为大臣们隔皇帝的日常生活太远,所以皇帝要依靠身边的人,不依靠外戚就要依靠宦官。西汉的灭亡主要是外戚专政,王莽篡汉。
东汉相继出现了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政,两者的势力此消彼长周而复始的轮回。汉灵帝时期出现“十常侍乱政”,外戚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宦官,引军阀董卓进京了,虽然宦官被铲除,但是东汉政府也名存实亡了。
东汉间接亡于宦官,可是后世并没有吸取教训。唐朝后期出现了皇帝都被宦官毒死,而且谁当皇帝也由宦官决定。明朝又出现大太监刘谨,再后来出现九千岁魏忠贤。
慈禧太后
还有吕后专政、武则天称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这又是何其的相似。“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刘邦布衣出身屠戮功臣,朱元璋布衣出身屠戮功臣,这又是何其的相似。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这是马克吐温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没有过时,今天的人能用到,以后的人还会用到的。
《古代王朝跳不出的三大历史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