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涝灾,国际粮价大幅上涨,跌跌不休的国内粮价能反转吗?

旱灾+涝灾,国际粮价大幅上涨,跌跌不休的国内粮价能反转吗?

一是疯狂了一年半的玉米价格“崩盘”。

在最近一周,疯狂了一年半的玉米价格彻底崩盘,从产区到销区价格遭遇严重下跌。

下跌最严重的是东北地区,一些企业一夜之间下跌近100元,创下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下跌的新纪录。目前东北地区所有玉米价格都跌破了1.4元,甚至低价区还不到1.25元,这是非常惨烈的下跌。近日网上流传一张截图,显示东北贸易商联合“上访”上级部门,希望对近期玉米价格的惨烈下跌伸出援手。虽然无法确认截图真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请愿书并未生效。进口玉米拍卖仍在继续,玉米价格仍在下跌。

对于东北玉米价格的下跌,用“抢着买,哭着卖”四个字来形容最准确。从去年9、10月份新季玉米上市,一直到今年5、6月份,玉米价格一直呈现向好态势,吸引贸易商、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抢购,尤其是对后期价格过分乐观,不卖粮的贸易商。随着新一季玉米上市,留给交易商的时间不多了。

不仅是东北,山东也出现了玉米价格崩盘,很多地方的价格都跌破了1.4元,这是最近半年的最低价。短短一天,山东深加工企业多达50家。

虽然企业在下滑,但是临时贸易商的心态并没有崩溃,上午山东深加工企业剩余车辆数量依然较低。深加工企业库存充足,饲料企业有小麦作为后备力量。对目前的玉米都持观望态度,没有人主动提价。虽然贸易商有提价的想法,但考虑到新季玉米将陆续上市,贸易商的心态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是小麦暂时跌势趋缓。

随着黄淮地区进入主汛期,北方降雨明显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麦的跌势。宿迁五得利报价1.257元,禹城五得利报价1.289元,新乡四丰面业报价1.283元,徐州华盛面业报价1.29元,白象五得利报价1.287元,亳州五得利报价1.26元,大明五得利报价1.28元。

虽然小麦价格整体企稳,但小麦市场仍是供强求弱,阶段性出现供过于求,小麦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然而,从长期来看,小麦价格受玉米价格的影响很大。随着玉米价格下行,小麦替代需求减弱,小麦回归粮田,价格很可能“易跌难涨”。

3.旱涝急转,国际粮价飞涨。

据权威媒体报道,世界两大粮仓美国和巴西遭遇严重干旱。巴西自5月以来一直遭受严重干旱,而美国西部90%以上的地区正遭受严重干旱。欧洲正遭受洪灾。今年夏天法国的强降雨使得当地小麦收割进度远低于去年同期。此外,包括德国、荷兰和比利时在内的欧洲中西部地区正在遭受严重的洪灾。强降雨将导致西欧小麦产量和质量双向下降。

粮食产量下降后,资本的投机在不断推高全球粮价。由于价格下跌,许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全球流动性过剩使粮食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首选投资目标。再加上运费上涨,国际粮价飙升。在巴西,一年内大米上涨70%,玉米上涨87%,玉米价格在今年5月达到200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粮农组织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上涨,同比涨幅近40%,创10年来新高。

4.国内粮价下跌的趋势能否逆转?

随着国际粮价的上涨,国内粮价能否逆转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今年中国夏粮获得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4528万吨,比去年增加296.7万吨,其中小麦总产量达到13434万吨。1-6月,虽然进口小麦的数量是去年的60%以上,但进口小麦的数量仍然不到中国小麦总产量的4%,这意味着中国不存在小麦进口依赖的问题。玉米方面,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26067万吨,2020年玉米进口总量1129万吨,也就是说进口量只占国内总量的4.33%,也就是说不存在玉米进口依存度的问题。那么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相对较弱,国际粮价的上涨几乎不会带动国内粮价的上涨,短期粮价很难从无休止下跌的状态中扭转。

短期来看,玉米价格的涨跌主要有四个逻辑点:1。进口玉米的增加,拍卖频率的提高,拍卖面积的扩大,都会对贸易商产生持续的压力,刺激玉米降价。2.目前,湖北的玉米已经逐渐成熟。随着新玉米的到来,老粮销售压力加大。3.饲料端小麦仍有价格优势,也会影响玉米价格。4.一些深加工企业停产检修,停止收割玉米,企业借机压低价格。

小麦价格的涨跌主要有三个逻辑点:1。玉米价格下降,小麦在饲料端的价格优势还能持续多久?2.面粉消费何时由淡季转为旺季?3.小麦价格下降后,贸易商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一些贸易商开始出口粮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