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月份以来,豆类一期价格从高位回落。其中,2009年主力合约在7月3日达到4933元/吨的峰值,而袁岳2101合约在6月19日触及4496元/吨的高位,随后期货价格全部回落。由于老大豆持续抛储,新大豆产量较高,预计大豆一期价格上行趋势将减弱。
储存老大豆。
自6月中旬以来,国内大豆进入倾销期,打压价格。据统计,6月12日至8月10日,国产大豆共抛储23次,抛储对象主要涵盖中央和地方储备的国产大豆以及中央储备的进口大豆。计划拍卖量共计135.96万吨,实际成交88.8万吨,总成交率65.31%。其中,国产大豆已拍卖17次,计划拍卖总量100.76万吨,实际交易量56.57万吨,成交率56%;中储进口大豆共拍卖6次,计划拍卖总量35.14万吨,实际交易量32.21万吨,成交率91.66%。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国内大豆拍卖时间为6月17日至8月19日,累计拍卖10次,拍卖频率约为每周一次。计划拍卖总量1505473吨,实际交易量550397吨,成交率36.56%。拍卖对象主要是临时储存的国产大豆。
从拍卖价格来看,由于标的物品种不同,拍卖价格也不同。2019年临储大豆拍卖成交均价2999-3115元/吨;2020年国内大豆最高拍卖均价为5464元/吨。6月12日至7月16日,拍卖均价维持在5100元/吨以上,而黑龙江大豆拍卖均价为4500元/吨。
拍卖数量方面,截至8月10日,今年大豆拍卖数量已超过去年,后续大豆抛储仍在继续。8月13日将拍卖国产大豆2.46万吨,8月13日至17日,中央储备三次拍卖进口大豆20.1万吨。
分析认为,国产大豆的持续倾销不仅逐步补充了老大豆的供应,也显示了倾销政策对大豆价格的调节作用,即当大豆价格过高时,倾销可以稳定价格。因此,在国内持续抛储政策下,预计大豆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预计新大豆产量将会很高。
新大豆维持高产量预期,或打压价格。8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CASDE)显示,2020/2021年度中国大豆产量1882万吨,同比增加72万吨,增长3.98%。这一估计高于美国农业部估计的1750万吨。从CASDE第一次预估新大豆产量的5月份到8月份的报告,CASDE一直保持预估数量不变。CASDE提高了新大豆的产量,主要是由于面积和单位产量估算的增加。
CASDE月报告显示,受生产者补贴、国内大豆价格快速上涨等利好因素影响,预计2020/2021年度大豆种植收益较好,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增加至9600公顷,同比增长2.6%。8月CASDE报告显示,由于大豆种植结构调整,安徽、河南大豆种植面积较上年减少,但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增幅超过此前预期,因此新大豆种植面积维持在9600公顷不变。
从国内大豆长势来看,6月份CASDE报告显示,5月份以来东北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基本适宜,有利于春播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7月CASDE报告显示,近期东北南部光照、温度、水分总体适宜,但东北气温偏低,降雨偏多。气象条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有待后期观察。CASDE月份的报告显示,到7月底,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光、温、水资源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