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猪的优势有哪些?三元猪的定义、繁育模式及市场竞争力

杂交猪的优势有哪些?三元猪的定义、繁育模式及市场竞争力

三元猪是猪的杂交模式。目前猪之间主要有双向杂交、三向杂交和四向杂交,生产实践中以三向杂交最为常见。

什么是杂交?

杂交是指不同品种或品系的个体之间的交配。公猪叫父本,母猪叫母本,后代叫杂种。

在养猪生产中,杂种的命名通常是公品种在前,母品种在后。比如以长白猪为父本,大白猪为母本生产的二元母猪,就叫“长大”母猪。猪生产中杂交育种的目的是利用“杂种优势”产生比原品种、品系适应性更强、生产性能更高的后代。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原因是群体中优良显性基因的互补和杂合子频率的增加,会抑制或削弱不良基因的功能,从而增加猪的生命力、抗病力、耐受性和繁殖力,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日增重。

需要强调的是,“杂种”并不一定具有“优越性”,主要取决于两个亲本的素质和优良基因的互补程度。

普通三元猪

三元猪有两种,一种是外三元猪,一种是内三元猪。

三元猪的育种模式是A(BC),其中A为终端公猪,B为母系父本,C为母系母本。如果是国外三元猪,说明用于杂交的三个猪种都是国外引进的猪种;如果有一两个猪种是地方品种,进口猪种是父本,比如杜洛克,就是内三元猪。

目前生猪市场以外三元猪为主流,其中以“杜长大”猪为主。育种模式是用约克夏母猪与长白猪杂交,再用杜洛克公猪与长白猪杂交,产出的仔猪为都洲长外三元猪,是目前最理想的猪杂交模式。

猪场外也有三元杂交模式,以杜洛克为父本,以大长度双向母猪为母本,但用的很少。

正常年份,我国每年出栏生猪约6.8亿头,三元猪市场份额超过95%,其中外三元猪市场份额超过80%。也就是说,三元猪在养猪生产中的竞争力最强。

外三元猪和内三元猪的优缺点

从生产性能的维度分析,外三元猪具有生长速度快、料肉比高、瘦肉率高、适应性好、应激低的优势,而内三元猪也具有耐粗饲料、繁殖性能高、肉质和口感略好的优势,两者各有千秋。

从市场来看,外三元猪更受欢迎,一般来说出栏价格要高于内三元猪。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你想养猪,建议首选外三元猪,远没有本地猪赚钱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