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猪价南北飘红。一夜之间,全国生猪均价暴涨0.87元/公斤,达到19.47元/公斤。在其他地方,如黑龙江、吉林、天津、河北、新疆、青海、上海、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生猪均价一夜之间上涨,超过1元,“三天暴涨1.5元”的现象也出现了。
但相对于生猪的行情,此时的仔猪上涨趋势显得“乏力”。总的来说,仔猪补市不积极,不看好未来半年的市场预期。那么后市猪价会如何演变呢?小猪还能涨吗?
是什么因素在支撑这轮猪价暴涨?
从4月份开始,猪价进入上行通道,此后有失控迹象。尤其是最近几天,每天的涨幅都超过了0.5元,短短三天就涨了1.5元.按理说现在是夏天,并不是消费高峰期。为什么猪价上涨这么快?
一般来说,猪价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1。情绪在发酵;2.大农场在帮忙。
养猪的都知道,现在的养猪成本和鼠疫之前是没法比的。现在的成本在8元/斤左右,而这次猪价居然在6元的14号,也就是半个月前涨到了8元/斤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猪价在涨,但是猪价其实刚刚进入盈利期不久。在这种情况下,看着猪价上涨,养猪户更加看涨,手中的猪更加惜售。尤其是小农户,一年只卖两三次猪,错过了高价的机会。今年没有希望,所以他们的看涨情绪非常强烈。本来他们手里的猪就不多,还压栏,导致猪价不断上涨!
第二个方面是规模化养猪场的“援助”。我们知道,现在的情况是规模养殖场的成本普遍比小养猪户高很多。小农户已经开始盈利,但是规模养殖场还在亏损范围,所以市场的压力也很大。何况市场上还有猪,它们不仅有情绪,而且实际上还在做“缩卖”。这个操作是和屠宰企业直接“捆绑”的。屠宰企业压低价格并不容易。猪
仔猪市场“疲软”,后市又要凉了?
然而,与生猪市场的快速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仔猪市场却有些疲软。据了解,近期7公斤仔猪交易降温,部分地区跌破500元/头。我们知道,一般来说,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是正相关的,命运是一脉相承的。那么为什么这次两者的“立场”不同呢?
养殖户补栏热情降温,部分地区仔猪价格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养殖户对四季度末甚至农历春节前的生猪比价预期持悲观态度?
我们来算一下,现在,仔猪出栏时间大概是12月份,差不多在春节前。那么这个时候猪价会处于高点吗?
做这个预测,最根本的还是看“供需”!
首先要明确的是,虽然当前猪价大幅上涨,但是这个猪周期的生猪产能相对温和甚至不完全。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我国能繁母猪数量有限。即使是现在,我们能繁母猪的基数仍然在4100万头以上!如果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确实准确,那么这个基本面基本可以确定下半年猪价没有得到再次暴涨的支撑!(当然,如果数据有一些水分,那就另当别论了)
其次,我们之前也说过,现在50%以上的生猪产能掌握在规模养猪场手中。他们有储备的母猪和大量的备用栏。只要猪价一涨,他们就可以立即“开足马力生产”,迅速提高产能。很快就会有大量的猪涌入市场,对猪的影响有多大还不好说。
这些都是给后市带来负面风险的因素。如果猜测成为现实,那么第四季度的猪价肯定会不及预期,此时填猪圈自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为了证实这个猜测,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下最近两个月母猪饲料和仔猪饲料的销量。如果两者都出现大幅上涨,那么自然不是利好消息!
现在养猪已经不是单纯养猪赚钱的时代了。需要一些猪价预测分析的常识和基础,那么接下来的猪价会“一路飘红”吗?上涨能确定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