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与去年相比,生猪整体供应压力缓解,产能逐步下降,养殖由亏转盈。预计2022年生猪存栏量将高于2021年,约为7.07亿头,下半年猪价将高位震荡。
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回顾
根据Mysteel的农产品数据调查,2022年上半年生猪均价呈现先跌后反弹的趋势,当前价格重心明显上移。今年年初,猪价从15.39元/斤跌至最低点11.53元/斤,一季度外三元猪销售均价呈现弱势下行。
从4月13日开始,广东禁止屠宰生猪的政策出炉,成为新一轮猪价上涨的导火索。今年下半年,猪价从12元附近飙升至15元关口。到了5月中旬,北方猪价因为规模控制和猪源短缺而再次上涨,推动全国猪价再次上涨。
随着市场猪源有效供给的减少,猪价大幅上涨数倍。截至6月30日,中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0.27元/公斤,环比上涨29.52%,同比上涨27.08%。
2022年上半年仔猪均价呈现强劲上涨态势,近期窄幅调整。年初仔猪价格为272.86元/头。3月底仔猪价格比年初略有上涨,平均每头接近300元。
进入二季度后,行业对后市更加看好,补栏积极性提高,仔猪价格上涨。4月初仔猪价格为310.48元/头,4月底已涨至454.05元/头,5月底暴涨至566.43元/头,部分地区价格高达600-650元/头。但6月份市场成交氛围略有下降,均价在500-550元左右。
2022年上半年生猪供应回顾
2022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呈现持续去库存状态。1-4月,由于猪价持续下跌,养殖场亏损严重,能繁母猪淘汰量增加,环比下降约0.50%-1.50%。
但4月中旬,猪价开始上涨,5月中下旬回到成本线以上。养殖场扭亏为盈,淘汰母猪的意愿减弱。5-6月能繁母猪存栏数环比为正,但与去年相比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据Mysteel农产品123家指定样本企业统计,6月能繁母猪471.88万头,环比增长1.94%,同比下降11.49%。
2022年上半年,商品猪存栏量整体呈稳步下降趋势,其中2月份出栏天数减少,商品猪数量被动,环比增长2.34%。3个月后,受猪价下跌等因素影响,存栏量持续减少;5月份以后,猪价逐渐上涨到成本线附近,养殖场亏损状况得到缓解,存栏开始转正。
据Mysteel农产品123家指定样本企业统计,6月份商品猪存栏量为2853.98万头,环比增长0.62%,同比增长1.40%。
商品猪平均体重方面,2022年上半年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幅度在120-124公斤。虽然去年体重也是先降后升,但原因大不相同,今年出栏体重比去年明显下降。
2022年节后需求惯性下降,养殖端散户压栏意愿降低,权重略有下降。4月下旬猪价超预期上涨,北方部分地区散户积极性提高,前期大猪涨幅明显;南方市场5月份普遍看涨,月底增肥较多。五六月份,猪价
从屠宰端来看,2022年初,受春节备货支撑,屠宰毛利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逐渐收窄。春节后,虽然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有利于屠宰成本,但终端消费低迷,难以支撑白条涨价,屠宰亏损逐渐加大。
临近年中,生猪价格快速上涨,但下游对高价产品的接受度有限。屠宰企业为了减少损失,开始减量保价,以销定产,减少仓储,提高生鲜产品销售,这样临近年中屠宰毛利损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2022年下半年市场展望
截至2022年5月底,国内能繁母猪存栏4192万头,环比微涨0.32%。
三季度如果生猪价格继续震荡上行,预计能繁母猪会有上涨趋势,四季度随着天气转凉。供应量的上升会抑制猪价的上行幅度,同时也会抑制母猪的繁殖和母猪的饲养。预计国内上游产能止涨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少,但仍将维持在4300万左右。
生猪屠宰趋势方面,根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屠宰量19566万头,同比增长1.6%。2022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大于下半年。
半年趋势。
2021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转负,且在9-10月份环比降幅高达2.3%和2.5%,产能去化较为集中。结合能繁母猪配种率及PSY生产指标来看,2022年出栏量走势整体呈现为1季度>4季度>2季度>3季度,其中7-8月生猪供应偏紧,或出现一定供应短缺。
整体来说,2021年上半年养殖场补栏量较大,2022年上半年为前期产能的集中释放期,因此预计2022年生猪出栏量或高于2021年,或达7.07亿头左右。
在出栏体重变化方面,2022年进入4月份之后,猪价持续走高,多次超出业者预期,养殖场压栏惜售严重,尤其是7月初猪价高位盘整,散户多选择继续育肥,大猪出栏,规模场出栏体重也增加在120-130公斤。
因此预计7-8月份出栏体重持续增加。10月份猪价或出现下滑,加之国庆节后市场进入淡季,整体消费情况不济,出栏体重或高位回落,但整体幅度不大。
四季度天气转凉,北方灌肠、南方腌腊以及节假日频繁拉动终端需求,且终端对大肥需求强劲,散户也有增重意向,因此出栏体重或再次拉涨。
在猪价方面,下半年供需面整体偏好,猪价运行将强于上半年,但市场二次育肥出栏、屠宰冻品出库、冬季新冠疫情可能出现反弹等,都会对市场带来阶段性的风险调整压力。
去年9-10月是母猪淘汰比较集中的时期,根据10个月繁育周期来推断,今年7-8月生猪市场出栏量供应相对偏紧,价格维持强势,但需求淡季也会对价格带来牵制,市场或有震荡博弈,8月预期出现阶段性高点,猪价或很快冲高回落。
9月市场大致平稳,下半月随着中秋、国庆临近,市场有再次反弹预期。
去年底及今年初母猪产能仍有小幅去化,四季度生猪出栏压力不大,加上需求还有季节性小幅提升,整体猪价走势偏强。
10月之后天气转凉,后期南方腌腊等肥猪需求也将开启,市场压栏情绪回升,猪价预期出现上涨。
11-12月,下游需求进入较旺时期,猪价预计出现下半年第二个高点,而且预计略高于三季度的高点,年底生猪市场在高位区间内偏强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