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1立方多少钱(俄天然气开始不断涨价)

天然气1立方多少钱(俄天然气开始不断涨价)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对能源的需求一直很大。除了原油,我们对天然气也有很大的需求。长期以来,中国需要进口大量天然气。

2021年,中国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

原来,澳大利亚是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的最大来源国,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6%。但自从澳大利亚加入美国的战车,与美国一起遏制中国发展后,中澳关系迅速降温,中国开始有意减少甚至暂停从澳大利亚进口天然气。

进口来源少了,但中国的需求并没有减少。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另一大天然气进口来源国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会有什么影响?

今年欧洲的冬天特别冷,不仅仅是因为欧洲最冷的季节来了,还因为今年欧洲地区陷入了能源短缺的窘境。

资料显示,欧洲约1/3的地区冬季取暖依赖天然气,其进口天然气约有一半来自俄罗斯。然而,最近俄罗斯和欧洲因为乌克兰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问题陷入轩然大波。由此,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到欧洲的供气被“清零”,欧洲骤然陷入能源危机。

据媒体报道,由于欧洲冬季天然气需求激增,供应量减少,导致天然气价格暴涨近800%,供暖价格上涨,民众怨声载道。

相比之下,更过分的是,欧洲大国还充当了倒卖天然气的“中间商”,推高了天然气价格,这是一些欧洲小国难以承受的。可谓是真正的“寒冬将至”。

在欧洲各地怨声载道之际,欧洲政客也跳出来试图转移矛盾,声称欧洲天然气匮乏的困境是因为俄罗斯故意拒绝出售天然气,欲抬高天然气价格,从而“敲打欧洲”,导致天然气价格飙升。

资料显示,在莫斯科减少供应措施的推动下,欧洲天然气价格从今年3月的5元人民币/立方米飙升至12月的50元人民币/立方米。一个普通的欧洲家庭,每个月至少要花1万元的燃气费,而且没有“气量稳定”的保证。

对此,俄罗斯方面日前表示,切断天然气供应是因为他们已经按照合同提供了足够的天然气,欧盟方面没有提出任何额外要求。因此,俄罗斯停止供应天然气是合理合法的。

现在,欧洲一直拒绝向俄罗斯“妥协”,不得不接受美国的“高价”天然气来维持其能源供应,这使得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一直在高位波动。

虽然欧盟目前的能源危机看似是自身与俄罗斯的冲突造成的,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增加,不仅是欧洲,俄罗斯也提高了出口到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价格。

众所周知,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很大,那么俄罗斯天然气涨价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吗?

有人认为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价格上调对我们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我们已经很“贵”了,俄罗斯又不好意思给我们太多的涨价空间,所以这一轮天然气涨价对我们没有影响。真的是这样吗?

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根据2009年的数据,俄罗斯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经达到世界总量的1/3。所以,卖资源赚钱就成了俄罗斯的致富之道。

但是天然气的价格机制和原油不太一样,世界范围内基本都是统一的。但由于天然气运输、质量等问题,各国购气价格存在差异,基本由出口国和进口国协议确定。

简单来说,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价格,就是俄罗斯自己说了算的,例如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一直关系亲密,所以俄罗斯的出口价格几乎低到了成本价,之前乌克兰也享有这个待遇,但自从俄乌关系恶化之后,乌克兰就拿不到便宜的天然气了。

而我国从俄罗斯购气的价格是多少呢?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觉得我们买贵了呢?

事情要从2014年中俄签署的长达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协议”开始说起,这份协议的总价为4000亿美元,约定俄罗斯要在30年时间里,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有一些人根据这份合同的总价和输气量简单算了算,发现中国买天然气的价格高达350美元/千立方米,这一价格虽然略低于出口到欧洲的352.4美元/千立方米,但高于当时国内天然气的平均价格310美元/千立方米,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这一次是“买贵了”,俄罗斯就是坑了我们一把。

但实际上这么说的人将这份合同看得过于简单了。一方面,合同中天然气价格是保密的,35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是媒体和经济师的推测,只能用以参考;

另外一方面,4000亿美元是合同总价,根据协议的规定,还应该算入天然气运输成本190-260美元/千立方米以及管道建设工程的费用约220-300亿美元。

也就是说,实际上中俄之间天然气的价格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另外,我们还应当关注到的是,中俄签订这份合同的背景和战略意义。作为一个天然气进口大国,我国有2/3的天然气来源于进口,进口需求量非常大,而我国进口天然气主要依靠海上液化天然

气船和陆上天然气管道两种方式。

  其中,液化天然气海运的成本高、操作麻烦、风险也比较大,我国一直在寻求在中亚天然气管道之外再修建一条天然气管道。

  从1994年起,中俄两国就开始协商修建陆上天然气管道之事,原本,俄罗斯想在给欧洲输气的管道上再开一条支线,将天然气直接输送到新疆,但考虑到我国新疆距离天然气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路途遥远,修建管道的成本和风险都比较高,我国否定了这一方案。

  随后,俄罗斯又提出修建一条管道通过贝加尔湖和蒙古国直达我国东北,但由于这条管道要经过蒙古国,可能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与风险,又被我国否决了。

  直到2014年,中俄才终于敲定了绕道蒙古国、从黑河入境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这一条管道是我国的购气“专线”,不会受到其他第三国的掣肘,而且管道绕弯的费用俄罗斯支付,维护费用也由他们承担。

  在合同签订后、管道已经开始动工的2014年下半年,天然气价格暴跌,俄罗斯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当时俄罗斯社会各界甚至觉得不应该再修建该天然气管道。

  可问题在于,我国早已把预付款给了俄罗斯,没办法的俄罗斯企业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修建这条管道。

  2019年底,这条名为“西伯利亚力量”的天然气管道终于建成通气,为我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能源进口途径,为我国跳出马六甲困局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因此,总的来说,我们可能既没有买贵了,还签订了一份对中俄互惠互利的协议,而且实际上,在抛开中国是不是“买贵了”这个因素后,俄罗斯天然气涨价对我国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俄罗斯抬升了天然气价格,但这是基于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十分依赖的基础上的,有一些数据显示,不少欧洲国家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在25%左右,有一些甚至达到了几乎100%,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趁机涨价、趁火打劫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对于我国而言,尽管我国大量进口天然气,但除了俄罗斯之外,我们天然气进口来源国还有20多个,包括卡塔尔、马来西亚以及中亚多国等,我国并没有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产生“依赖”,因而如果俄罗斯的天然气真的涨价到损害我们利益的价格,那我们完全可以减少购买。

  俄罗斯也知道这一点,他们更不希望失去中国市场——毕竟他们还希望继续建造“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因此即使真的要“涨价”,也不会太过分。

  还有不少人认为,近年以来美国对于中俄两国的打压持续增加,反而促使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就之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对待与自己关系良好的国家供气价格都相对便宜,其中当然也包含中国。

  而且,中俄之间原本就有一份协议来确定天然气的价格,这对双方都有所约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俄罗斯并没有针对我国的天然气价格进行一些不合理的调整,因此俄罗斯对欧洲进行“抬价”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另外一方面,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媒体报道显示,近年以来,我国清洁低碳化进程的推进在不断加快,实现了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的世界第一。

  在水电方面,我国沿着长江建设了从葛洲坝到白鹤滩水电站的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实现了水电领跑全球的目标。

  在光伏发电发面,我国利用青海省塔拉滩阳光辐射强烈、夏季白天日照长达14小时的独特优势,在此建立了装机量超过9000兆瓦、年发电量96亿千瓦时的光伏发电站群,将戈壁滩变成了光伏发电的“蓝色海洋”。

  在海上风电领域我国也实现了技术突破,在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总装机量达到70万千瓦,每年可减排158.38万吨。

  在核电领域,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实现商业运营,这意味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自主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总的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0.2%,再一次扩大了绿色低碳能源供给,这意味着我国对于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在未来可能会下降,天然气涨价对我们的影响当然也会减少。

  最后,在进口天然气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停止对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利用的脚步。

  众所周知,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突破,距离真正实现民用、商业化运营的日子可以说是“指日可待”。到时候,南海丰富的资源将会大大缓解我国的能源问题。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天然气涨价对我国的影响并不大,毕竟我国早已为自己找到了“后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