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行业一直被称为“暴利行业”。
那么一副眼镜的生产成本是多少呢?
央视《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江苏省丹阳市一直被称为眼镜之都。每年生产4亿多副镜片,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眼镜交易集散地。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眼镜镜片按材质主要分为PC镜片和树脂镜片。由于树脂镜片透光率高,折射率高,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树脂镜片较多。常见镜片的折射率主要有1.56、1.60、1.67、1.74。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镜片的折射率越高,同样度数的镜片边缘会越薄。
江苏天润光学镜片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浩宇:一般普通镜片的折射率比较低,同样度数的镜片会更厚,高档的镜片材料更贵,做出来的镜片更美观、更薄、更轻。工厂的生产成本,一双从10元到50元不等。
记者从眼镜架厂了解到,一副眼镜的成本通常占60%,眼镜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板材和金属。全部使用塑料眼镜框,一副成本只要20元。
江苏宇昌光学眼镜公司销售部总监郭:一副镜架出厂价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纯钛,不是普通金属,它的材质,人工抛光工资,电镀费用等成本都会很贵。
记者了解到,丹阳大部分眼镜架企业以给国内外眼镜品牌代工为主,自主品牌产量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眼镜行业竞争激烈,自主品牌推广成本太高,推广难度大。目前眼镜架厂家的净利润率一般在12%左右。
镜片最低价格仅在10元,眼镜架最低价格仅在30元。以此计算,丹阳一副眼镜的出厂价仅在40元左右。这类眼镜和国外品牌相比,质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样一副眼镜我们每天都要一两百元?
央视《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眼镜大多来自江苏丹阳。由于镜片出厂前会经过严格的检验,所以国产镜片和进口镜片在质量上差别不大。
虽然大家用的眼镜镜片度数不一样,但工厂通常会预先生产出覆盖所有度数的镜片,卖给经销商。特别定制的镜头只占总产量的不到10%。下游眼镜店一般都是经销商下单。
经销商告诉记者,购买的镜片大多会以30元左右的均价卖给下游眼镜店。相比十几元的出厂价,虽然看起来利润更高,但销售压力不小。经销商除了购买镜片和眼镜架的费用外,还需要给眼镜店提供培训服务,并负责店内镜片的退换和报损产品的更换,所以利润并不高。目前业内净利率普遍维持在8%左右。
经销商以平均30多元一副的价格将镜片卖给下游眼镜店。一副眼镜的成本不超过100元,包括眼镜框。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配一副眼镜要几百甚至上千元?这里的利润在哪里?
央视《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蔡莉在江苏丹阳的眼镜城经营着一家商店。他告诉记者,在丹阳,一副眼镜的均价从100元到200元不等,甚至69元就能配一副尽量低的眼镜。
江苏丹阳眼镜城商户蔡丽:我们在这里做了十几年了,经营控制比较健康。正常情况下,一年的运营成本大概在50-60万。
蔡莉告诉记者,经营一家眼镜店最大的成本是人工和房租,两者加起来占90%。像他这样60平米的店,一年的租金也就20多万。根据
翻阅大众点评,记者发现上海眼镜店均价从几百元不等。人民广场、南京路等繁华地段的店铺,眼镜均价普遍高于1000元。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品牌因素,大部分眼镜的生产成本都差不多。上海和丹阳眼镜价格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店面租金的巨大差距。
因为消费者需要长时间换眼镜,大部分眼镜店生意都不多,只能以高客单价销售。
a股唯一的眼镜上市公司博士眼镜也是如此。2019年毛利率高达71.17%,也就是说眼镜成本不到售价的30%。但计入店面租金和人工后,企业净利润率只有9.5%。如果将净利润平均分配给397家门店,则意味着每家门店一年的净利润只有15.7万元。
江苏宇昌光学眼镜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监郭:运营、人员、房租等各种费用占比较大。直观来看,在大城市的商场里开一家小规模的眼镜店,每天至少要卖出两双才亏本。但是现在从大环境来看,能卖两双以上的店还是很少的。
来源:央视财经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卢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