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记者李思远通讯员李水安
9月14日傍晚,许昌市建安区天丰种植合作社的绿色葛根地里传来沙沙声。野葛的很多叶子晃个不停。仔细看,可以看到手指大小的绿色虫子正在啃食树叶。
葛根草有没有被感染?合作社负责人王峰并不着急。他笑着说:“这虫子是个宝,我们特意养的。能卖到几十元一斤。不仅葛根赚钱,昆虫也能赚钱。”
“这种虫子俗称豆丹,高蛋白。江苏连云港人爱吃,就直接来这里买。”王峰说,每斤符合销售标准的豆子大概有55个,现在每斤卖三四十元。
豆丹,大豆蛾的幼虫,因爱吃大豆叶子而得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是豆酱的主要产地。多年来,形成了当地种大豆、养豆酱、吃豆酱的传统。
“我们的创新是用葛根代替大豆育成的豆瓣酱,让原本吃大豆叶的豆瓣酱也喜欢吃葛根叶。”合作社的技术专家孙先伟说。
葛根是一种中草药,它的药用部分在地下,它的叶子有一些味道,豆丹不爱吃。2018年,田丰种植合作社与北京市农科院合作,投入50多万元研发,2020年培育出豆丹爱吃的葛根品种。
孙先伟介绍,用葛根代替大豆培育豆酱,优势明显。葛根的生长期比大豆长,叶子可以无限生长。豆丹的种植不影响葛根的收获,一年可以收获四次,总产量更高,收入更高。
“地下种野葛根,地上种黄丹,收益是传统模式的近10倍。”以汪峰一亩地为例,算一笔账:种大豆养豆角,年收入3000-5000元;种植葛藤,年收入9000-15000元;在种植葛根的基础上,年收入可达2.5-3万元。
豆类价格时高时低,市场供应量大时价格更低。“葛根生长期长,别人都把大豆养的豆瓣酱卖完了。我这里还有葛根养的豆瓣酱,这个时候可以卖个好价钱。”王峰说。
田丰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目前拥有土地280多亩,专业技术人才4人,专业培训师15人,合作社农户20多人。
“村民们来到田里工作,割草和收集昆虫。老人和妇女都可以,一个月2000多块钱。”王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