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它叫芦笋。一株可以收10年,一年可以收四茬。亩产利润超过7000元,但是人种很少。
竹笋在中国很常见,也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野菜。
春天有春笋,冬天有冬笋,夏秋有笋干卖。因为竹子生命力很强,种下后能活几十年,所以只要种上竹子,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吃不完的竹笋。
尤其是冬天,冬笋的价格也不便宜。冬笋小年,价格甚至比牛羊肉还贵,但因为好吃,很多人还是会疯狂购买。
大块头听说过芦笋吗?这是西方十大名菜之一,也被称为“蔬菜之王”。这是一种深受西方国家人民喜爱的蔬菜。那为什么国内很少有人种植呢?
芦笋的名字虽然有笋,但不是竹笋。
因为芦笋这个名字在中国只是一个俗名,所以学名是芦笋。这是舶来品,老家在遥远的地中海地区。
芦笋是石刁柏属和芦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而竹子是竹亚科的多年生植物。所以可以说,芦笋与冬笋、春笋等中国见到的竹笋没有任何关系。
芦笋的名字主要是因为它的形状与竹笋非常相似,它的茎与芦苇非常相似。所以古人根据这些特点给它取名为文竹。
芦笋和竹笋一样,是多年生植物,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存活15年以上。它的茎直立高大,可以长到2米多。花期5-6月,秋季10月左右为结果期。
在中国,芦笋的名气近年来逐渐提高,但在市场上还是很少见。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了。因为芦笋起源于欧洲,所以在中国种植芦笋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80年代传入中国。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芦笋有着极高的声誉。被西方国家称为“十大名菜”之一,也被称为“蔬菜之王”。因其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A、叶酸、硒、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
同时,芦笋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高于大多数蔬菜,其含量与海水鱼虾等海鲜相当。再加上它的口感非常好,可以搭配很多菜,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然而,在中国,芦笋在最近十年才开始逐渐出现。
白芦笋和绿芦笋在市场上很常见。其实严格来说,白芦笋只是还没见光的绿芦笋。当它长出土壤后,因为光合作用,很快就会变成绿色的芦笋。所以白芦笋虽然价格偏高,但这两种芦笋的营养成分差不多,即使是味道也没有太大区别。
中国的芦笋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河南和河北省。其实芦笋的种植比较简单。它既可以在露天种植,也可以在温室中种植。这种作物吃长在地下的嫩茎,就像竹笋一样。
如果是露天种植,一般一年至少能收获两茬,如果是大棚种植,一年能收获四茬。而且,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株可以连续收割10年以上,管理得当15年不成问题。
我和一个种芦笋的农民聊过,了解到种芦笋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他家去年大棚种了5.5亩芦笋,纯利润4.7万多元。这是直接卖给买家的价格。如果自己拿去市场卖,价格会更贵。
我也是从市场上了解到的,目前一般的绿芦笋10块钱一斤左右,那么一亩地的产值可以达到一万元左右。关键是第一年买苗,以后每年施肥除草打农药。
亩产值可以达到一万元以上,为何在国内却很少有人种植芦笋呢?其实从目前市场上芦笋很少出现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因为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吃它,更准确的说是对它接受度不高。如果大家都喜欢吃,估计种植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芦笋虽然营养价值很高,还被称为“蔬菜之王”,但是它毕竟是西方的十大名菜,不是我国的十大名菜。很多人对芦笋吃不习惯,因为芦笋一般都是和西餐搭配着吃,是用来做配菜的,这一点有点不符合国内的饮食习性。市场的需求量不大,是许多人不愿意种植的原因,因为他们自己都不喜欢吃,种出来了又买给谁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缺乏种植技术。许多人吃都没有吃过芦笋,对它们了解也不多,更别说种植芦笋了。正是因为缺乏种植技术,也缺乏销售的渠道,即便是有人知道它能卖钱,也不敢轻易尝试。
种植芦笋虽然简单,但是却比较辛苦的,和我国传统的蔬菜种植不同,它要起垄栽培,垄高差不多要一米以上,这样也是为了采挖芦笋,挖出来以后还要立马用泥巴填补上。芦笋的采挖是很有讲究的,要想卖个好价钱,就要在它没有出头的时候就挖出来,并且还要每隔几天采挖一次,如果种植的规模大,那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
同时芦笋还有一个特点,它的生长很快,一般温度越高,长得就越快。并且它还具有不耐存储,容易腐烂的特点。挖出来如果短时间卖不掉,那么很快就会失去水分,然后长老了,吃起来口感不清脆,并且甚至还会发苦。
当然了,芦笋对生
长土壤比较挑剔也是一个原因,它适宜生长在沙质土壤,并且要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才最适合土壤的生长,如果是黏土或者比较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带,都不适合芦笋的生长种植。
如果大家喜欢吃芦笋,在挑选的时候也有讲究的,一般选择长度不超过30CM,粗细介于小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因为长得太长的、太粗的,下部分的就已经木质化了,吃起来影响口感。当然了也要看它的颜色,一般嫩绿的芦笋比较新鲜,而深绿色的芦笋就已经采收时间较长了。
各位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芦笋吗?在你们当地多少钱一斤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