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斤肉只出一斤,池塘里排了几百斤。以前没人吃,现在一斤难求。
冬天农村很多池塘都是排水的,在我家乡被称为“干塘”。池塘干涸后,池塘里的鱼虾可以尽量多抓,藏在淤泥里的蚌类、蜗牛也成了附赠的美味。有的池塘几年才排一次水,里面的蚌长得特别大,有好几斤重。那些大池塘可以容纳数百磅的水。
以前在农村,尤其是夏天,没有人吃河蚌,因为味道太腥,里面还有蚂蟥之类的寄生虫。捞出来后,就被砸碎喂鸭子。冬天,河里面的蚌壳干净多了,也没有水蛭,吃的人就多了。
虽然贻贝的壳看起来很大,但它只能吃一点肉。一般来说,它的鳃和肠是要扔掉的部分。它们看起来很黑,基本上所有带污泥的都要扔掉。分不清的话,只需要把长在蚌壳上的软肉和蚌肉柱留下就行了。
冬天贻贝肉很好吃,但是20斤贻贝能出1斤肉也不错。老家农村有蚌肉卖,10块钱一斤的加工蚌肉,吸引了很多人买。不是每个大集都有蚌肉卖,有时候想吃也买不到。一斤难求。
说实话,蚌肉很腥,煮的不好会很难吃。为了掩盖腥味,我们会在这里放很多干辣椒和姜丝,裹上米粉,放在锅里蒸。贻贝肉切得很细,用重味调料蒸几个小时。贻贝肉软烂,吃起来麻辣鲜香,算是开胃菜。
还有用蚌肉煲汤的,不过这需要很高的厨艺。蚌肉会越来越硬。做之前最好把蚌肉打松。现在人们习惯吃鸡鸭猪肉,吃点蚌肉感觉又回到了童年,这也是冬天蚌肉畅销的原因。
现在很多人养殖河蚌,但不是为了肉,而是为了珍珠。毕竟贻贝肉比较少,养珍珠才是真正的用处。据说广东也有养殖小蚌。它们是专门用来吃的。它们只有手掌那么大,但是肉质相当好,比农村的野生河蚌要好。
是改良品种,可以蒸,可以炒,可以煲汤,味道一流。但目前还没有在全国推广,所以知道的人很少。
如今各地气温下降幅度较大。这一轮阴雨天气过后,又到了“干塘”的时候了。挑几桶河蚌,放点水养。你可以把它们留到春节。河蚌更持久,不需要喂任何食物。水桶里保持清水就行了,过年的时候可以拿肉做好吃的。
各位朋友,你小时候去河边捡过河蚌吗?你觉得贻贝好吃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